《碌碌》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,通过具象的生活场景与抽象的情绪交织,勾勒出一幅当代人的生存图景。歌词中重复出现的"齿轮""闹钟""地铁"等意象构成机械化的生活符号,暗示人被异化为社会机器中的标准化零件。早高峰拥挤的车厢与深夜加班的光影形成时空闭环,白领阶层在KPI数字与房租账单间疲于奔命的状态被具象化为"用咖啡因对抗地心引力"的荒诞画面。词作巧妙运用"旋转木马"这一童年意象的变形,将成年人循环往复的生活困境与孩童时期天真期待形成残酷对照。副歌部分"碌碌不是无为,是奔跑仍留在原地"的辩证表达,揭示了当代社会特有的精神困境——表面忙碌充实下的存在性空虚。电子支付数据流与失眠时分的月光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空间,外卖盒堆积的桌面成为现代人情感荒原的隐喻。歌词最终落点在"用指纹解锁明天"的科技化生存仪式上,暗示在数字化时代中,人的主体性正逐渐消解于标准化流程之中,留下对生活本真意义的永恒追问。

碌碌吉他谱碌碌吉他谱